巨头00后收割战:大科技平台已经在收集你孩子的信息了孤岛惊魂三角洲秘籍

文章正文
发布时间:2019-03-26 15:14

移动互联网技术红利、模式红利和人口红利先后触顶,孤岛惊魂三角洲秘籍新用户自然而然成为话题的焦点。随着市场追光打向幼童,科技猎手们也敏锐地聚焦到新一代的数据信息上。

数据是刻画一代人群体画像的可靠凭证,也是了解一个人的便捷路径。我们在一系列的社会活动中留下数字足迹,在网络世界里享受数据分享,这些散落的数据被商家保存,利用,再反过来认识我们。在互联网时代,人和数据紧密相连。

可是,刚出生的婴儿会有数字足迹吗?蹒跚学步的孩童甚至还没认清这个世界,也能在数据分析中洞悉他的一切吗?现实的答案是肯定的

当家长在社交平台上“晒娃”时,和那些温馨时刻一同共享的是孩子的数字足迹;当家长将智能设备交给孩子的时候,和那些玩具一起递出去的是孩子的重要数据。

数据隐私并不是一个新话题,但也许是我们过于重视对成年人的数据保护,也许是我们太过轻视科技巨头对数据的渴望,以至于忽略了我们的孩子在网络世界的数据宇宙里近乎“真空”状态。意识到这一问题后,英国儿童事务专员安妮o朗菲尔德(Anne Longfield)在11月下旬发布报告“Who Knows What About Me”,探讨科技公司的数据搜集行为。

本期全媒派(ID:quanmeipai)精编这一报告,关注新一代的数据保护问题,留意科技公司们从哪里获取儿童的数据,展望这些聚拢的数据将对他们产生怎样的影响,并给出真诚建议,拒绝无条件分享数据,还孩童们一点自由,让他们自主决定谁可以通过数据了解自己。

收集速度惊人

当你长到13岁,1300张由你父母上传的关于你的照片散落在社交平台上;当你年满18岁,这一数量将剧增到7万。朗菲尔德在报告中惊呼,儿童的数据正在以前所未有的速度泄露到网络世界中

父母和孩子在社交媒体上分享信息只是泄露的源头之一,实际上,家庭生活中的方方面面比如智能玩具、监控设备,也都是获取信息的通道。报告整理划分了孩童信息的三个场景,分别是网络,屋内,和屋外。全媒派(ID:quanmeipai)将逐个分析,截流源源不断的外泄数据

网络:警觉性最高

这个场景包含的行为有父母在社交媒体上的更新动态,智能手机和电脑,搜索引擎和网页浏览等。

有一些孩子甚至在出生之前就在科技公司那里建立了数据库。《福布斯》曾揭露过科技公司如何通过用户购买的产品来推测用户怀孕与否,再根据这一判断来定向推荐母婴用品。杰泽贝尔的一位女士就吐嘈过自己的经历,在亚马逊网站购买产前维生素后几个月,Spotify向她推荐了一位产科医生的广告。实际上,除了购买记录,Facebook的点赞,YouTube的观看都可以作为算法推演的依据,帮助广告商定位儿童和父母。朗菲尔德在报告中写道,“关于儿童的数据推断是真正令人担忧的。”

根据伦敦政治和经济学院的研究,孩子一出生,商家便有成千上万种方法来收集相关信息和他们父母的购物方式。“晒娃”便是首当其冲的罪魁祸首。有时候父母心甘情愿地“放弃”保护孩子的一些信息,比如姓名和出生日期。也许父母是带着喜悦的心情在Facebook上发布关于宝宝出生的帖子,但这将造成严重的后果。

位置共享也是数据滥用的行为之一。那些标记着“开学第一天”的照片暴露了学校的地址,也暴露了孩子的位置。而且,通过Snapchat的实时位置共享功能,关注者可以了解到他们的位置动向。朗菲尔德认为,虽然这个功能只对儿童朋友列表中的用户可见,但因为“孩子们经常在网上与现实生活中并不认识的人聊天,不排除这些人通过Snap Maps定位儿童的可能。”

报告指出,在三个场景中,儿童和家长对网络世界的隐私风险警觉度最高。从2014年开始,互联网安全成为学校课程的必修部分。有明显的迹象表明,网络安全的意识在儿童群体中慢慢觉醒。在现实生活中,我们也时常听到孩子告诉家长要注意网络安全。

不过,学校和家长教给孩子的是普遍性的安全知识,并没有针对每个平台的细化注意点,比如前文提到的 Snap Maps。家长并不知道这一功能,无法提供具体建议,而孩子可能不了解这一风险。

屋内:物联网的发展阴影

智能音箱,联网玩具都属于这一场景。

现在是物联网(IoT)的时代,越来越多的个人和家庭设备直接可以连接到网络,笔记本电脑、平板电脑和智能手机不再是互联网的唯一入口。

许多产品的目标是因为年龄太小而无法从其他入口进入互联网的儿童,比如CloudPets。不过,这些工具因为泄漏儿童数据而备受批评。来自Pen Test Partners的英国研究人员发现,智能玩具如Teksta Toucan和My Friend Cayla容易被黑客所利用。两者都支持通过蓝牙,麦克风和扬声器和互联网连接,但是它们的安全防范并不牢靠。不安全的蓝牙连接意味着黑客可以加以控制。2017年,智能玩具品牌CloudPets泄露了超过200万儿童及其父母的语音信息。

不仅是联网玩具,智能音箱也被爆出过信息安全隐患。亚马逊公开宣称,自家的智能音箱不会监视用户,但是波特兰的一位女士反驳说,自己的亚马逊Echo记录了她与丈夫的谈话并将其随机发送给了一位联系人。同一个月内,该音箱发生了另一起关于儿童的信息安全事件。Consumer Watchdog研究发现。这些设备只要开着,就一直在收听声音。而亚马逊则设想用语音助手Alexa收集信息,并建立房间里的任何人的档案,并依此向其推销相应产品。

YouTube也曾被指控过收集有关儿童的数据。

朗菲尔德表示:“对于儿童数据的大量收集行为引发了儿童自由和独立性的讨论。” “这些关于儿童的大量数据发出了错误的信号, 它并没有传达个人信息的敏感和价值,也没有发送讯息表明捍卫这些信息的重要性。”

屋外:意想不到的泄露地

这一场景包括医疗记录,学校数据库,位置跟踪监控,学习应用等。

在参与教育、医疗等公共领域时,父母和孩子的大量数据会被分享和收集。比如,在上学之前,学校需要了解孩子的相关信息;在就医之前,医院需要掌握儿童的身体状况;其他公共服务也是一样。

只有在拿到大量数据之后,专业人士才能提供高质量的医疗、教育等服务。而且,一般来说,学校和医院通常都有着较高的公信力,至少比商业组织更能获取大众的信赖。如此一来,父母和孩子在与公共服务部门共享数据时毫不顾忌数据安全。报告表明,这是父母和孩子最不注意的一个泄露地。

说实话,获取大量关于儿童的信息对公共部门来说是件好事,既有利于国家和地方展开更好的规划,也有助于根据不同儿童的需求提供个性化的服务。此外,得益于公共部门和私营部门之间的合作,新技术正在纳入公共服务之中,协同效应显著。例如,许多教师开始使用Class Dojo等应用来管理学生,患者的病历本也逐渐数字化,变成可以实时查询的联网数据。

然而,这种对公共服务在儿童数据方面的无条件信任可能是错误的,或者说,公共部门在数据保护上不一定比商业组织做得更好或更差。公共部门“并不总是遵守关于隐私,透明度,安全或补救的健全标准。”

此外,尽管不乏好处,但在“公私合作”的背景下,向儿童提供服务的背后意涵是,将会有更多儿童相关的数据被共享,而且一般是非常隐私的数据,涉及到健康状况或是学校表现等,这部分泄露往往不为父母和孩子所知。在这种情况下,因为参与者众多,且父母、儿童和数据使用者之间的关系更隐蔽,保护儿童的隐私权和身份权将会更加困难。

数据收集意味着什么

越来越多的儿童数据被泄露是不争的事实,但是谁在使用这些数据,这些数据对孩子来说又有什么样的影响呢?

数据的好处不言而喻,比如便于访问,分析方式更加多样。鉴于社会问题的复杂性,数据能够帮助政府超越这种复杂性,使得服务更加个性化。比如,共享数据有利于及早识别最有可能入院的患者,使得萨默塞特郡的入院率降低了30%。对儿童来说也是好处多多,如果将对儿童服务的审查集中在数据显示的问题领域,那么问责制能得到进一步加强。

在看到巨大的优势之时,也要注意其身下的影子。虽然该报告强调了儿童数据隐私的短期风险,比如由于数据滥用造成的欺凌、陌生人诓骗等,但它更加注重未来可能的风险。朗菲尔德想探究从长远角度看,这些数据是否会对他们造成伤害。

随着孩子的成长,大量相关数据将会为身份欺诈铺平道路。英国巴克莱银行的安全专家援引一些报告表示,不法分子可能会利用这些“公开”信息创办假信用卡,填写贷款申请等等。他们预测“到2030年,晒娃可能会造成三分之二的18岁以上年轻人面临身份盗用问题。”

现在已经有一些孩子起诉自己的父母未经他们的同意就将照片发布到社交媒体,但朗菲尔德认为数据收集的利害关系可能远比想象的复杂。

报告写道:“在儿童时期收集的个人数据将会如何影响一个人,我们的了解少之又少,甚至无法判断是好还是坏。”“这些显示了语言发展和四岁时早教表现的数据,在他们的大学申请中会不会发挥作用? ......而个人健康数据又会不会影响他们对保险的购买呢?”

这些问题都尚未有定论。虽然泄露的漏洞很难完全堵上,但父母和公司可以采取一些措施来减轻这种大规模的数据收集行为,从而减少一些风险。

十条黄金法则

下面,全媒派(ID:quanmeipai)真诚给出十条建议,在数据保护这条路上为孩子保驾护航。

和孩子说五句话

第一,在分享自己的一些个人信息之前可以问问自己,我一定要这么做吗?在别无选择的情况下,比如游戏开始之前必须上传一些资料,可以考虑一下这个决定的性价比,这么做是值得的吗?答案可能是肯定的,但在大多数情况下是否定的。

第二,如果社交媒体和网上冲浪在一天中占了大部分的时间,儿童委员会(COO)的Digital 5 A Day guide能提供一些帮助,生活中还有别的方式可以消磨时光。

第三,主动查看社交媒体,网站和一些工具的使用条款和条件,不至于对此一无所知。

第四,在不必要的情况下,将智能音箱调至静音,可以有效避免窃听。

第五,如果担心数据泄漏的风险,与成年人交谈会是一个不错的选择,从中能获得更多有关数据权利的信息。

给父母五条建议

第一,请不要在网上发布透露孩子个人信息的照片和视频。

第二,记得更改孩子使用的所有小工具的默认密码,无论是智能音箱,联网玩具还是位置跟踪手表,甚至连路由器都不能漏过。

第三,确保孩子使用的这些小工具是正品,因为假冒产品的安全性要远低于原版。

第四,留意安全更新,一旦收到更新提示就立马安装。

第五,与所有掌握孩子信息的组织沟通,了解他们收集信息的种类,数量和原因,诚实表达你的忧虑。这些组织包括学校,在线服务商等。

“不要和说陌生人说话”是我们从小听到大的教育话语,父母的反复叮咛寓含着他们劝导孩子切勿轻易分享个人信息的苦心,是他们在世间摸爬滚打之后真心相传的经验。日光之下,并无新事。这个问题到了数字原住民的语境下,和孩童的数据保护画上了等号。只是,和之前不同,在这个充满着数据分享诱惑和数据收集渴望的世界里,家长和孩童一样都是初来者。家长自己尚在摸索这个世界的运行规则,并没有太多经验可以教导下一代,甚至于成为了帮助孩子和“陌生人”说话的那颗糖果。

但在这片荒原之中,需要有人举起一个火把,亮起一丝微光,微光会吸引微光,微光会照亮微光,然后一起发光,这种光能够把数据黑洞照亮。

首页
评论
分享
Top